English

读书出版界:换个角度看历史

2000-03-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徐锋 我有话说

遗忘沉重的历史场景是不应该的,但遗忘轻松快乐的历史场景同样也是令人遗憾的。沉重和轻松是历史精神之币的两面,厚此薄彼都会导致偏颇的历史观念。

今年春节前后图书销售严重停滞的状况表明,中国书业界是在极其困顿的状况下,度过了这个世纪之交的春节的;一向滴水不漏、拥挤不堪、各地发行商云集的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在这个春节前后都失却了往年的繁杂和喧嚣,各摊主的图书批发量直线下降。而在日前天气业已好转、图书市场仍然“冰天雪地”的市场背景中,一本描述一百年前中国儿童生活的“准学术”类图书——《孩提时代——两个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儿童生活》,以初版数万册的印刷量悄然上市,这预示着书刊市场的春暖回升还是又一次图书出版的习惯性冒险?这本“准学术”图书究竟在内容和定位方面存有什么样的特色,使出版者对这种冒险进行尝试?

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类似《孩提时代》这样的选题以前不是没有,无非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而已。这样的选题在90年代原本极其常见,畅销书诸如《中国人的精神》(海南版)、《中国人的性格》(学苑版)、《辜鸿铭文集》(海南版)、《中国人自画像》(时事版)、《中国变色龙》(时事版)等都是取自同样的选题思路和出版风格。在以上图书业已被打入“过气书”(书业行话,指销售期已过)行列时,紧急面市的《孩提时代》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本描述100年前“快乐”的中国儿童和“快乐”的中国历史的读本,它让我们在阅读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历史的时候,所感觉到的不是历史的沉重,而是历史的快乐和轻松。也许这便是《孩提时代》可能成为畅销书的潜质所在。

该书策划者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说,从大的图书类别看,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这类图书90年代出得特别多,但《孩提时代》与此前出版的该类图书相比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该书着眼于“挖掘中国沉重的近代历史中轻松快乐的一面”。他认为我们视野中的和我们经常“唠叨”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充满了太多的苦涩,以至于我们一谈到“历史”,就感到特别压抑和沉重;“历史的苦难应该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作为警策我们积极进取的瑰宝;然而历史的场景永远都是多面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对我们这样一个正处在建设和发展时期、具有五千年伟大历史的民族而言,挖掘这种沉重历史底层所隐藏的那些充满稚趣和快乐的‘副历史’,以减轻‘正历史’的沉重压力,具有精神层面的积极意义;而回忆和享受历史场景的轻松和快乐,对于新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民众而言,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出版和文化建设的贡献。”这可谓《孩提时代》策划出版的文化缘起。

遗忘沉重的历史场景是不应该的,但遗忘轻松快乐的历史场景同样也是令人遗憾的。沉重和轻松是历史精神之币的两面,厚此薄彼都会导致偏颇的历史观念。记者就此话题和《孩提时代》的出版采访了一些专家和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辜鸿铭研究专家黄兴涛谈到,100年前,虽然当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更多的是苦难,但当他们看到儿童生活时,一种人性的共鸣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促使他们用自己的笔和对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照相机记录下了中国儿童生活的有趣场景,《孩提时代》就是这样写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传统的历史读物中习惯看到的民族对峙、面目狰狞也并不是完整的历史,这本书揭示了我们平时忽略了的另一面历史。当问及我们现在看待历史是否应该在苦难中挖掘快乐时,他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我们应该去全面认识历史,而不是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汲取历史教训和寻找轻松历史之间并不矛盾。谈到《孩提时代》的出版时,他认为应该说这填补了市场的一个空白,但也不宜夸大其价值,而毋宁把它看成一个引导出版界、理论界更完整地还原历史的一个契机。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夏明方首先认为这本书的视角“有点意思”。他谈到,以往我们在历史中看到的更多是三毛、卖报小童等的儿童生活。虽然那些时代的主旋律是沉重的,但也并非是一团漆黑,背后也埋藏着一些美好快乐的东西。但在历史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的问题上,他表示还是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比如这本《孩提时代》,这些传教士接触的毕竟是一些家庭相对富有的儿童,这种“快乐”的方式和程度可能不一样等等;他也反对通过过度抽象化、模式化的方式还原历史,因为历史是丰富的,历史研究的手法及对象无疑也应该多样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雷颐则更多地倾向于关注历史的沉重一面。他说,历史的每个侧面都值得研究,只注重一个方面是不完整的;但是历史的沉痛和苦难给人的教育意义却更为明显。他还谈到人们由于怀旧心理,总是愿意选择性地记住历史中最有情有义的部分,从而不自觉地忽略、过滤了其中更压抑更沉重的部分,比如流行的知青文学模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历史失真的例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提倡阅读历史要全面,要勇于“捍卫记忆”,要勇于对沉重历史作不断的反省,反思历史才使自己具有前进的动力。对这本《孩提时代》他并未作评价。但他表示,两种类型的图书都会有其市场潜力。

曾成功出版过“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丛书”的时事出版社著名编辑祝勇认为“外国人看中国”这个历史视角为出版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一类选题还可以继续开发。而对于类似《孩提时代》这种重在发掘快乐历史的更新鲜的选题,他也颇为赞同,他认为以往出版的历史读本过多地受到历史观或现实需要的影响,取材上有些不完整的地方;重新揭示历史的另一面,可以帮助人们读到更为完整的历史。对于这本书的市场生命力,祝勇也表示看好。

《生活时报》一位编辑在记者的推荐下翻阅了该书后表示“值得一读”,他认为一个民族不能老是背着枷锁前进,结果是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自然不能更好地超越历史。而南开大学一位历史学硕士生则表示近代史中的主要矛盾是苦难沉重,其它方面的次要矛盾不可能掩盖主要矛盾;而且通过外国人的眼光描写的这些儿童也只是当时中国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处理不好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他认为这类书更大的价值体现在民俗学和社会人类学上。

无疑,在历史研究正在逐步走向真实和完整的今天,《孩提时代》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历史应该怎么读,怎么写,也许这个问题应该留给历史学家们来争论和探讨,作为我们每一个真真切切生活在历史中的普通人来说,也许追求快乐、甜美才是离我们距离更近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孩提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阅读视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